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民生周刊
 面馆+书店,一串牛肉的N种做法,浸入文化,细分品类,餐饮消费正升级——
“我在良田路吃饭 定位发给你”
2019-05-15 09:35:52   
2019-05-15 09:35:52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在吃货群体中,银川市金凤区良田路小有名气,本地热门美食微博也曾推出“良田路觅食”专题。以银凤市场为中心,两翼的火锅店、烧烤店,乃至深居小巷的柴火鸡、涮羊肉,食客流动汇集,一条街就此鲜活。

  2001年,记者初到良田路时,这里还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面貌。如今,商业业态丰富,消费升级的信号在一条街道上即有端倪。它是餐饮消费的良田,也是创富的试验良田。

  新生气质:一碗面里的书卷气

 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去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7年共办理食品经营类许可共10050件,食品经营许可比前一年增长了59.76%。其中,中小型餐馆增速明显,麻辣烫、砂锅、面食等成为最受市民青睐的餐饮业态,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餐饮需求。

  以上餐饮业态,在良田路都能找到,街面并不宽阔,道路也颇有历史,普通的一条小街道,拥有居高不下的人气。也许受益于周边市场和居民区,也许是与新华西街打通之后的交通“福利”,但终究离不开美食核心竞争力。

  5月13日,记者走进良田路上一家貌似书店的面馆——每张桌子一侧都有书架,供食客翻阅各类书籍。习惯看手机等面上桌的客人,多了一种选择。住在面馆对面、金凤区紫园小区的武先生说,环境比别的面馆雅致,习惯每天来这里吃碗拉面再去上班。

  “想开一家有文化品位的面馆。”这家面馆的创始人尤国文说。在二楼,装修考究,陈列着瓷器、奇石等私人收藏品。普通面馆以面会友,文艺面馆以品味会友。你可以匆匆吃一碗面离去,也可以放慢节奏,喝茶恳谈。

  文化的浸入,打破了开面馆的固化思维,提升了就餐品位,也收获了认同。尤国文说,品牌追求的文化气质得到了回应,有稳定的回头客,符合预期。这家面馆24小时营业,想给深夜下班的人,提供一碗面的温度。

  走出面馆,透过玻璃窗看到隔壁店铺内部装修如咖啡馆,不由退后抬头看清楚店名,原来是一家烧烤店。在夜宵高峰期,总会听到正在吃烧烤的人热络打电话:我在良田路吃饭,把定位发给你。

  老牌思变:一根串串里的“加法”

  食客口味愈发精致,互联网时代还催生了“网红”美食,引领消费。

  陈涛是良田路一家20年的串串香品牌创始人之一,见证了行业变迁。他说:“起初店内只有七、八种菜品,现已有上百种,满足客人越来越精细的需求。”

  在店内食品柜可以看到,单是牛肉串一类,就细分为泡椒、香菜、小葱等不同口味。陈涛说,以上牛肉串的制作较繁琐,还为此专门雇了2名员工,现在食客的口味更多元,希望食客的偏好都能满足。

  这家老店去年装修升级,增加了自酿啤酒。陈涛去外地考察后,结合店内年轻人多的特点,希望大家“吃着串串喝着自酿啤酒”。

  此外,在银凤市场旁的小巷里,还有柴火鸡,音乐餐厅,私房涮羊肉等餐馆自成特色,各有市场,个性化的饮食服务,让不同的消费群体都能找到归属。

  释放潜力:一条街里看消费升级

  不仅是餐饮,消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结。你在一条街的扫码、刷卡,记录着你的消费偏好,而许多条街道正在发生的消费行为,也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的消费结构。当前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消费供给升级,释放消费潜力。而消费潜力的释放,需要市场提供更多优质、多元的服务供给。在消费观念和体验的变革浪潮里,你我早已身在其中。(记者 毛雪皎)

【编辑】:杨丽
【责任编辑】:秦文
【宁夏手机报订阅:移动/联通/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